南京侦探 印度媒体报道称,高科技帮助欧美选手夺冠。 印媒称,欧美国家拥有的高科技跑鞋、高科技泳衣等,大幅提高了欧美运动员的能力。而印度甚至连一双跑鞋都买不起,所以才没办法赢得那么多奖牌。 据报道,一份2016年的报告曾指出,印度人均每日花在体育上的钱仅为3派萨(0.03卢比,约合0.0026元人民币)。相比之下,美国每天在体育上则花费22卢比(约合1.92元人民币)。 印媒认为,在体育上花费较多的国家比花费较少的国家表现更好,取得的成就更多。“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虽然200米和400米等奥运项目历史悠久,但现代跑鞋、跑道和训练方法使当代运动员能够以越来越大的间隔打破纪录。尽管2020年东京奥运会可能是迄今为止应对兴奋剂问题最严格的奥运会,但它也见证了技术在运动员表现中占有重要地位。男子和女子400米栏的世界纪录在6月的奥运会选拔赛和奥运会期间都被打破,当时的四名运动员都使用了一种名为‘超级钉鞋’的制鞋技术。”报道称,这项技术利用了超轻的可回收能量的Pebax泡沫和弯曲的碳纤维板,可以提高效率和减轻重量。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它能够为跑步者减少高达4%的能量消耗。 印媒称,耐克(Nike)的Vaporfly4%的零售价为19695卢比(约合1719.26元人民币),这对许多运动员而言,是无法承受的价格。而研究人员证实,这双跑鞋可以帮助运动员成绩提高4%,而这4%就有可能帮助运动员获得奖牌。 据报道,即使是印度体育成就较高的运动员,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体育装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6年,印度职业短跑运动员、100米短跑的国家纪录保持者杜蒂·钱德(DuteeChand)要求奥里萨邦政府为她提供一双新的钉鞋,因为她的鞋已经穿破了。钱德表示:“跑鞋非常贵,我要求邦政府为我提供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跑鞋,这样我才能发挥出最好的表现。”试想一下,像钱德这种等级的运动员都难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体育装备,那其他运动员更是难上加难。 在Inequality.org上的一篇文章显示,金牌榜是如何被富裕国家所主宰的,尽管像肯尼亚和牙买加这样的小国也可以在其他奖牌上胜出。《经济学人》的一项研究发现,世界GDP的份额是决定奥运会成功与否的唯一最大因素。报告指出:“平均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占全球GDP(按购买力平价衡量)2%的份额,相当于占奥运会奖牌总数的3%。”这种差异体现在许多因素上,而不仅仅是运动员使用的装备。从现有的训练设施,到运动员参与国际赛事和媒体关注的熟悉程度,再到某些国家在某些项目上的主导能力,都可能决定奥运会的成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