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 头版 北交所开市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迈入新时期 经过紧张备战,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钟声将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敲响。11月12日,北交所正式宣布,开市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定于2021年11月15日开市。届时,首批81家公司、合计400余万户投资者、券商、公私募基金将见证资本市场历史时刻。 要闻 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亮点纷呈 “五个月前投资了20多家精选层公司,现在仓位已经集中到七家公司上。”身居北京的职业投资人蒋先生13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中不乏优质公司,其中还有不少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成长性、创新性极强,这是吸引他投资的重要原因。 立足创新型中小企业需求北交所自律规则体系形成 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开市前的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11月12日,北交所官方宣布将于11月15日正式开始交易。 同日,北交所同步发布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等6件业务规则,自11月15日起实施。上述规则连同前期发布的45件业务规则,涵盖发行上市、融资并购、公司监管、证券交易、会员管理以及投资者适当性等方面,形成了北交所自律规则体系。 全面提升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能力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正式迎来开市。北交所开市,是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里程碑事件,在促进经济转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监管和市场各方应当深刻认识到中央推出这一重大改革的意义,为北交所开市后的平稳运行和后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多地筹建北交所上市“种子库” 200余家创新型公司欲抢先机 北交所开市之际,各方都在摩拳擦掌,意欲抢占先机。《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截至2021年11月12日,已有200多家公司公告表达北交所上市意向。同时,多地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同时积极挖掘北交所上市后备军资源,培育北交所“种子库”,鼓励、引导“种子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中国证券报 头版 “深改”星夜兼程制度之变改革之进造就市场之新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交易,这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自证监会2019年9月提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深改12条”)以来,资本市场迎来诸多新变化。 两年来,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全面展开,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等一系列标志性改革成功落地,资本市场的制度体系、运行机制、文化理念等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市场生态优化、活力迸发。 要闻 机构接连“踩点” 布局银行股思路曝光 Wind数据显示,10月以来,已有常熟银行、苏州银行、苏农银行等9家银行接受了机构投资者调研,合计调研次数近20次,参与调研的机构逾600家。调研纪要显示,资产质量、经营业绩是机构关注重点。此外,绿色金融、房地产融资等话题也受到部分机构关注。 逆回购铺垫足 “麻辣粉”到期无碍资金面 万亿元逆回购平稳到期之后,万亿元“麻辣粉”到期时点渐行渐近。市场人士预计,央行将对本月到期的1万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市场也称“麻辣粉”)进行续做。 自11月3日起,央行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市场预期平稳,资金面稳定偏松。在市场人士看来,虽然11月“麻辣粉”到期量大,且适逢税收缴款高峰期,但预计在公开市场逆回购、MLF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共同释放流动性的支持下,流动性保持稳定是大概率事件。 上海证券报 头版 北交所今日开市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启新程 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今日开市,体现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的81家首批上市公司集体亮相,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也将开启新的征程。 这是见证历史的时刻!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是资本市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北交所开市,是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能力、水平跃升的里程碑,是资本市场全面深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要闻 法律专家:首案“惩首恶” 康美案一审判决意义重大 11月12日,备受关注的康美药业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下称“康美案”)一审判决出炉,引起资本市场及法律界高度关注。资深法律专家认为,“康美案”是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司法发展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事件。巨额民事赔偿让为恶者付出沉重代价,强化了惩恶扬善、扶优限劣的鲜明导向,无论是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还是对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多地出台新举措鼓励新能源汽车和商圈消费 临近年底,各地密集出台新的促消费举措,如扩大汽车消费、提升商圈消费、发放消费券等,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是促消费重点,近期广州出台《关于促进城市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021-2022年配置节能小汽车增量指标增加至8万个。深圳市则提出,进一步放宽新能源小汽车指标申请条件,取消社保条件等限制,促进新能源小汽车销售。福建泉州市、吉林延边州也发布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计划。 证券时报 头版 抢搭首班车多家券商北交所开户率突破50% 今日,万众瞩目的北交所终于敲钟开市。最近一段时间,券商有条不紊地度过北交所筹备的冲刺阶段。证券时报记者调查获悉,各券商经纪业务条线的工作重点主要围绕投资者教育宣传、业务权限开通系统优化、涉北交所业务员工培训、客户适当性管理工作等方面展开。目前,已有多家券商的北交所“开户率”——合格投资者开通率超过50%。 要闻 上周ETF净流入超83亿元首批A50ETF大幅吸金 上周(11月8日至12日),A股略有回暖,主要股指全部收阳,不过震荡格局未变。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发现,ETF资金布局热情不减,A股ETF合计净流入资金超83亿元,其中首批A50ETF最吸金。行业主题方面,消费类ETF获青睐,医药类ETF持续获资金净流入,军工、证券类ETF则遭减持。 证券日报 头版 1元起“上车”北交所 8只配套主题公募基金来了 北交所开市之际,首批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也正式获批。易方达、广发、汇添富、华夏、南方、嘉实、万家、大成等基金公司拿到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批文,饮得“头啖汤”。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的单只首募限额或为5亿元,合计募集40亿元,产品有望于本周火速开启发售。这也就意味着,普通投资者仅需1元起即可借道北交所主题基金参与北交所投资。 要闻 万能险将迎更严监管新规前8个月保费同比下降16%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银保监会近日向人身险公司下发《万能型人身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万能险的产品设计、产品期限、利率结算、营销“禁忌”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业内人士认为,这对引导万能险向中长期产品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能对万能险短期销售产生一定抑制作用。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以万能险保费收入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文中万能险皆指该指标)为4493亿元,同比下降16%。 4家上市险企10月份寿险保费环比骤降45% 业务重心转向2022年“开门红” 截至11月14日发稿,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除中国平安之外,其他4家均已披露10月份保费数据,合计实现寿险保费收入482亿元,同比微增1.2%,环比骤降45%。寿险公司的“开门红”类似电商平台的“双十一”,时间跨度为历年十月份至来年春节前夕,这期间险企除加大增员推新力度外,还会将部分今年取得的保费收入计入来年1月份的保费收入。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财务共享服务 https://www.cloudpens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