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知道荷兰芹的花语是什么吗?」 少年调笑的声音,宛如偶像剧一样开场,穿透空荡荡的漆黑街道。 明亮的汽车灯光在黑夜中慢慢蔓延,也将独自归家的少女单薄的身形照得清晰可见。 少女恐惧地回头望了一眼开车尾随自己的几个少年,开始加快脚步,大步奔跑。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汽车紧追不舍,将惊慌失措的少女逼进一条小巷,随即从车上下来两名混混模样的男生,不顾女孩的剧烈挣扎,合力制住她,抬起来塞进车里。 关上车门后,他们将带有麻醉剂的呼吸面罩扣在少女脸上,少女渐渐停止挣扎,很快就失去了意识。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这一幕,不禁令观众的心脏紧紧地揪了起来,所有人都对女孩接下来的命运充满担忧。 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影视剧——《彷徨之刃》。 ▲图片来源:豆瓣 这部剧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它曾被称为东野圭吾小说里最黑暗、最令人绝望也最具有争议的一部,探讨主题是青少年犯罪的社会问题和法律与人情的较量。 小说自从04年面世以来就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09、14年分别在日韩改编成电影上映,21年再次出了日版电视剧和中国版电影(未上映)。 这次要讨论的,就是今年新出的日版电视剧,总共6集,单片时长50分钟。比电影充裕许多的时长足够容纳更多的故事线和呈现更加细腻的情感。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单亲家庭里,主人公长峰重树是一个和你我相差无几的平凡上班族,自妻子去世后,他就和女儿绘摩相依为命。长峰如同掌上明珠般宠爱着自己的独女绘摩,这是他生命里唯一的希望和光。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转眼间绘摩就出落得亭亭玉立,15岁的她深知父亲独自抚养自己不易,日常除了上学还会去店里打打零工,希望以此减轻家庭的负担。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某次和同事聚餐后的一个晚上,对危险一无所知的绘摩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巧被在大街上猎艳的混混团体看到,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另一边,正在等待女儿下班回家的父亲长峰察觉到了不对,绘摩从未如此晚归,心急如焚的他立刻开车上街寻找,未果后选择报警。 警察搜寻了几天,在河流里发现一具无名裸尸,让长峰前去确认。长峰一眼就认出这具伤痕累累的女尸就是自己的宝贝女儿绘摩。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在等待案件水落石出期间,丧女的彻骨之痛、对凶手的切齿之恨、警察对女儿死因的刻意隐瞒、媒体添油加醋的大肆报道,令这位原本温和善良的父亲几乎被绝望深渊吞噬,濒临崩溃。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这天,事情突然有了转机,长峰接到了一通陌生来电,神秘人告知了杀害绘摩凶手的姓名和住址:菅野快儿和伴崎敦也,还有杀死绘摩的那栋小别墅。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走投无路的长峰选择背着警察,自己独自前去调查。根据神秘人给出的线索,长峰顺利地进入了屋内。 这间乱糟糟的屋子里挂满了凶手们性侵过的少女们的大尺度照片和录像带,这些照片和录像带被按照时间、女孩身体特征等信息用黑字醒目标注,他们甚至还取下了女孩们的内衣文胸等私密物品挂起来作为纪念。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很显然,绘摩已经不是第一个受害者。 长峰在一堆女孩衣物中发现了绘摩早晨出门前穿着的那条裙子。 又在电脑旁边看到了一张标注着「黑色短发、连衣裙、兴奋剂」的录像带,他犹豫了一瞬,颤抖着手点击了播放。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这张录像带正是绘摩被性侵凌虐致死的全过程,菅野快儿和伴崎敦也先给绘摩注射了大量的兴奋剂,强迫她从麻醉剂中醒来,随后强行压制住她的反抗,肆意凌辱强奸,最终绘摩因兴奋剂过量而猝死。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少女凄厉的惨叫和男性下流的秽语混为一体,不停晃动的视频画面、凌乱的碎花裙子、混混癫狂的笑容和少女痛苦的表情,都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令场外的观众看了都感觉触目惊心、头皮发麻。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长峰脑子里的那根弦彻底绷断了,崩溃的他举起电脑砸了个稀烂。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正在这时,「吱呀」一声,门开了,伴崎敦也一边给同伴打电话密谋逃跑,一边进了屋子准备收拾东西。 出离愤怒的父亲和残忍恶毒的凶手狭路相逢,谁会在这场较量中获得最终胜利? 悬在剧中所有人头上的彷徨之刃,也在日夜拷问着每一个良心尚存的人:神秘人到底是良心未泯的同伙还是无意间得知真相的旁观者;法律与人情,作为执法者的警察如何平衡才能两全;长峰手里的那把彷徨之刃又会有着怎样的复仇之旅?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接下来就不再剧透,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刷一刷这部神剧,绝对值得一看。 在影视剧之外,我们还想通过这部剧和大家聊一聊未成年人的教育,尤其是性教育问题。 这部剧里的加害者混混们人均17岁,在日本的司法体系内,20岁之前都属于未成年(2022年4月1日起新民法正式施行后,成年年龄将从20岁下调至18岁),这也意味着凶手们也许并不需要为自己的恶行付出太大代价,在少管所或监狱待个几年就会再次出来祸害人间。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在我国,《刑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年龄,20年底以前,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14周岁,在这个年龄之前犯下的任何罪恶都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堪称一张全能「免死金牌」。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孩子们成长的速度也比以往快了很多,背靠网络轻易获得无数资讯的他们,也面临着无穷的诱惑和陷阱,虽然三观尚未成形,但悄然习得的某些潜意识或许已经足够教唆他们去犯下一些无法挽回的错误。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手握海量资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的孩子,如果不用法律和道德加以约束,就如同未开化的野兽,狠毒起来会令所有成人毛骨悚然,脊背发凉。 最近几年微博上频频爆出的少年恶魔事件,就让无数网友心惊,甚至自发呼吁调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20年底,刑法修正案(十一)通过,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从14周岁下调至12周岁。 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里说道:「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 想要约束罪恶,法律惩戒的力量必不可少,希望我们能够拥有越来越完善的法律,给孩子们改过自新机会的同时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反社会的恶魔。 而从我们每个个体自身出发,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不去伤害别人,如何教会我们的孩子正确自我保护,不被别人伤害,也是为人父母永恒的课题。 《彷徨之刃》中的两名主要凶手菅野快儿和伴崎敦也,各自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只管提供充足的物质却对孩子疏于管教的快儿妈妈,在被警察告知儿子性侵无数少女并虐杀绘摩后,仍然选择包庇,说出「这个年纪的孩子不都是这样吗」。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哭着告诉警察「敦也是个乖孩子,都是被别的家伙带坏」的敦也父母,要求警察杀人偿命,将长峰捉回判处死刑,却从来没反思过,被自己儿子残忍杀害的绘摩,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图片来源:《彷徨之刃》 人类天性复杂,是爱的教化让我们变得具有道德感、保持同理心和对他人心怀善意。 有个真实的故事,科学家詹姆斯·法隆做实验时发现自己生来就有家族遗传的心理变态者基因,几百年来不幸继承这一类基因的族人无一不是罪恶滔天的心理变态,你所能想到最坏的事他们都能做得出来。而这一代的「天生变态狂」正是詹姆斯。 为了一枚奖牌接连杀害父亲等4人的反社会人格角色艾玛 ▲图片来源:《坏种》 但就是拥有这样基因的詹姆斯,在父母的爱、支持和温暖引导下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温柔的丈夫、可敬的父亲,他在自己的书《天生变态狂》中总结道:真正优良的教养可以战胜先天不足的基因。 你看,即使是天生「坏种」,在爱的教养下依然能成长为一个「普通人」,更别提我们的大多数孩子其实本性并非十恶不赦了。 对孩子进行爱的引导,教ta做一个善良有同理心的人,科学正规的性教育也非常有必要,这能让ta接纳自己的身体、懂得性的责任、学会尊重和体谅异性,也能知道如何在遭遇性侵时合理自保。 「性教育」包含的内容不仅仅只是「性」。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妇女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一起,共同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提出了「全面的性教育」,包括: 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友谊与爱情,宽容与尊重,婚姻,养育子女等; 价值观、态度与技能:包括怎样获取性知识,同伴对性行为的影响,怎样做决定,交流与协商技巧等;文化、社会与人权:包括怎样寻求帮助和支持,有关性的文化与法律,媒体中的性,社会性别,性暴力等; 身体发育:包括性解剖学和性生理学,生殖(如婴儿从哪里来,珍爱生命),青春发育期,人体形象,保护隐私,保护身体等; 性行为:包括性特征与性生命周期,自慰,性行为,性反应(如性愉悦)等; 性与生殖健康:包括预防怀孕,预防性传播感染,预防艾滋病,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反对艾滋病歧视等。 对孩子的全面性教育,甚至是对自己的终身「性教育」,或许是每个人一生都要面临的课题。永远也别小看教育让人向善的力量,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传播正规科普知识的初心。 希望你看完文章能够动动小手点个「关注」或者「分享」,传播优秀的科普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也许你无意间的一个小动作,就能种下希望的种子,在将来某一天长成参天大树。 我爱这个世界。 图片:方冰|撰稿:阿静|责编:铃兰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数控无心磨床 http://www.qiujingjx.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