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仍是市场监管重中之重,近期恒大、蓝光、华融、泛海的负面消息频出。恒大地产因公司信用评级调整,导致“15恒大03”等债券不再满足质押式回购资格;蓝光发展公司累计债务达186.64亿元,涉及共28.90亿元诉讼和仲裁;泛海控股公开变卖股份,5880万股股份已成交。 监管行业方面,地方债发行规模上升,财政部安排2000亿元专项债额度,支持20个地区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重点关注: 1。恒大地产:因公司信用评级调整,导致“15恒大03”等债券不再满足质押式回购资格 9月6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关注到中诚信国际此前调降公司信用评级。根据中诚信国际于2021年9月2日披露的公告,中诚信国际决定将恒大地产主体信用等级由AAA调降至AA,将“15恒大03”、“19恒大01”、“19恒大02”、“20恒大01”、“20恒大02”、“20恒大03”、“20恒大04”、“20恒大05”和“21恒大01”债项信用等级由AAA调降至AA,并将主体和债项信用等级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本次信用评级调整,将导致上述债券不再满足质押式回购资格,将对上述债券作为回购质押品在相应市场开展回购业务产生影响。由于上述债券投资者适当性已调整为仅限合格投资者中的机构投资者买入,因此本次信用评级调整对投资者适当性不产生影响。 恒大地产债9月6日跌幅较大,“20恒大02”跌超30%,盘中触发二次临时停牌。最新收报44元“15恒大03”跌超20%,收报42.9元。 2。蓝光发展:涉及共28.90亿元诉讼和仲裁,公司累计债务达186.64亿元 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近期由于公司出现的阶段性流动性紧张及债务风险,部分金融机构及合作方向公司提起了诉讼或仲裁,涉案金额累计约28.90亿元。上述诉讼正在进展过程中,目前无法估计上述诉讼对公司的最终影响。但若法院后续对案件涉及项目采取相关资产处置等措施,则将会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此前蓝光发展称,公司新增未偿还债务本息26.67亿,累计债务达186.64亿元。蓝光发展3.43%股份被司法拍卖,最终以2.09亿元成交。 3。观致汽车:被曝拖欠薪资、断缴社保、大规模裁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以来,作为曾经剑指自主品牌中高端市场的观致汽车,陆续被曝出拖欠员工薪资、断缴社保、大规模裁员、经销商维权、工厂停产,曾经的奇瑞之“骄子”命运正走向未知。在观致汽车工作两年有余的员工称“受到拖欠工资、裁员和断缴社保的影响,这几个月几乎天天都有人离职,现在观致在职员工连之前30%都不到,人都快走光了,我也在8月离开了。” 4。中国华融:拟于10月21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将审议增发股份授权等议程 9月5日,中国华融在官网公告称,拟于10月21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将审议并批准二级资本债决议有效期,审议并批准授予董事会增发股份的一般性授权。还将审议并批准2020年财务决算方案,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审议并批准本公司未弥补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等议案。 中国华融2020年净亏损1029亿元,安永此前对华融部分财报“无法表示意见”,焦点为部分损益应否记入以前年度。上周中国华融推介不良债权总额超3800亿元,线上集中推介规模迄今最大。 5。中国奥园:计划每月回收100亿元销售回款,可足额覆盖9至12月的200亿到期有息负债 中国奥园管理层于近日会议表示,计划每月回收100亿元的销售回款,并支付30亿元的建安费用及税款,公司在今年9月至12月预计将有200亿的有息负债到期,上述安排可以覆盖9月至12月的债务到期。目前,借款的平均融资成本为7%。对于明年1月到期的5亿美金美元债,公司计划使用此前发行的2亿美金募集资金来作为部分偿债来源,并正在向发改委申请新的发行额度。此前,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中表示,奥园业有信心完成1500亿元的全年目标。 6。泛海控股:5880万股公开变卖已成交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泛海控股在淘宝网络司法拍卖平台上查询了司法变卖相关信息,获悉公司所持泛海控股5,880万股股份已被拍卖成交。起拍价为10,499.328 万元,成交价为110,993,280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一致行动人所持泛海控股股份累计被拍卖数量达294,000,000股,占泛海控股总股本的5.66%。 7。河南能化:“18豫能化MTN002”、“18豫能化MTN001”进行展期,共10亿本金展期1.5年后偿付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公告,对“18豫能化MTN001”进行展期,在向全体持有人分配全额到期利息及50%本金基础上,对未支付部分的本金5亿元将在原兑付日(2021年9月4日)后展期1.5年偿付。发行人将于2023年3月4日完成“18豫能化MTN001”全额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的兑付工作。 “18豫能化MTN002”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50%本金展期1.5年议案。本期债券发行总额10亿元,票面利率7.2%,到期日为2021年9月6日。发行人将于2023年3月6日完成本期债券全额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的兑付工作。 8。永城煤电:为豫能化提供超0.7亿元担保,累计担保超73亿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近日,永城煤电为河南能源担保金额新增0.7362亿元,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河南能源累计担保余额73.82亿元,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的20.39%。河南能源对公司及下属公司累计担保余额为181.95亿元。 关注: 9。华夏控股:新增逾期债务84.6亿元,累计逾期本息合计918.42亿元 9月6日,华夏幸福基业控股股份公司公告,近期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形式的本息金额84.60亿元。截至2021年9月4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918.42亿元,目前公司及华夏幸福正在与上述逾期涉及的金融机构积极协调展期相关事宜。 10。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延长至12月3日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告,9月3日管理人发布公告显示,经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申请,沈阳中院裁定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的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延长至2021年12月3日。 11。*ST金洲:涉嫌证券市场操纵实控人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9月6日,*ST金洲公告,实际控制人朱要文因涉嫌证券市场操纵,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12。华鑫证券:当年累计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净资产的51.07%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公告,截至2020年末,公司经审计合并口径的净资产为63亿元,借款余额为61.05亿元。截至2021年8月末,公司借款余额为93.22亿元,累计新增借款金额32.17亿元,累计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即2020年末)经审计净资产比例为51.07%,超过50%。 1.20省市分配200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4省将分配剩余193亿元额度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的省份增至20个,较监管部门此前披露的18个省份增加2个。9月3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披露,财政部安排了2000亿元专项债额度,支持20个地区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截至目前已经有14省市共计发行了147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其中天津、内蒙古、陕西、江西、河北、甘肃均为8月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在8月有明显加速之势。 银保监会日前召开的2021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电视电话)座谈会披露,截至目前已累计批复16个省份1807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方案。这意味着还有云南、山东、吉林、湖北、河南5省仍未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而福建或为新增的2个省份之一,4个省份将分配剩下的193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截至目前,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专项债期限均为10年;从注资方式来看,共有2种:金融控股集团间接入股和地市财政部门以转股协议存款方式注资。采取间接入股方式的省份有山西、广东、辽宁、浙江,采取投资转股协议存款的省份有内蒙古、广西、四川、福建、天津、江西、甘肃,黑龙江、陕西两种方式均有所采用,河北暂未确定。 2。中国央行营管部:信用行业发展仍面临供需矛盾,须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 9月6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21年服贸会金融展期间举办的2021中国信用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党委委员、副主任马玉兰表示,目前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全国统一的动产融资登记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成为经济金融体系的坚实根基,是保障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但整个信用行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供需的矛盾。在数据要素流通、信用信息应用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挑战,对经济新发展阶段的适配性也需要进一步增强。 马玉兰认为,必须要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坚持开放共享创新协同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好信用在金融风险识别、监测、管理、处置等环节的基础作用。在人民银行总行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先后推动标普中国、朴道征信等机构在北京落地,推出了创信融企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和信用北京查征信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征信评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为信用白户、小微企业和创新企业提供发展支持。 3。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在制定 据经济观察网,一份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在制定当中,其中,由国资委负责的部分已经完成且已上报国务院。对于实施意见的思路,国资委将按照“分层分类”的思路推进。重点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出资企业和商业一类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深化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4.8月新增信托投向房地产行业规模创今年以来新低 据中证网,中国信登登记数据显示,8月份行业新增完成初始登记的信托产品3011笔,环比下降10.76%;初始募集规模4911.26亿元,环比下降36.52%。当月新增信托产品数量和规模呈现“双降”。8月份新增信托初始登记数据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从运用领域来看,投向结构继续优化。8月新增信托产品中,投向房地产行业的规模已降至420.96亿元,占当月各行业新增规模比重为8.57%,较近12个月均值下降41.03%。二是从信托功能来看,融资类信托业务压降力度加大,新增融资类信托产品规模实现两月连降。业内人士称,在“资管新规”即将实施的政策环境下,布局标品信托业务已成为信托业重要转型方向之一。 5。 辽宁审计厅:对56个地区到期或高息债务进行了风险缓释 辽宁省审计厅近日公布了《关于2020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重点关注了政府债务管理及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情况。至2020年底,全省政府债务余额9257.1亿元,在核定限额内;当年发行政府债券1552.3亿元。报告披露,从审计情况看,政府债务管控机制更加完善,高风险地区制定了“一地一案”化债方案,对56个地区到期或高息债务进行了风险缓释,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但部分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抽查2019年和2020年新增政府债券安排的45个项目,至2021年4月底,有3个项目还未开工,11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不足30%,涉及债券资金16.67亿元。报告建议,加强债务监测和管控,有效化解政府存量债务,切实遏制政府隐性债务,着力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sxzmjt.com http://sxzmj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