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2013年10月底,河南商丘市公安局接到报警,有人在第一人民医院闹事。警方十分重视,因为医患纠纷很容易闹出人命,所以立马赶赴现场处置。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与其他医患纠纷案件不同的是,家属只有一个女子,平静地坐在医生办公室里,显得那么无助。而一旁的院方则显得十分反常,见到警察后不断要求警方以扰乱秩序的罪名将女子带走,两下对比更让警方觉得事有蹊跷。为了还原事实真相,警方决定先将女子带回警局。 骑车意外摔倒,老人住进医院 坐在审讯室里,女子显得放松了很多,精神状态也有所恢复。面对警方的询问,女子慢慢道出实情。原来这女子名叫李青萍,商丘本地人,在医院病逝的人是她的父亲李文贵。 据李青萍说,别看父亲李文贵今年已经79岁高龄,但与其他同龄老人相比,不仅生活能自理,手脚灵便,还多次提出要主动照顾儿女的生活。虽然儿女们也担心李文贵的身体,不敢让父亲太过劳累,但看着他乐在其中也就没再多加干涉。 这样欢乐的日子在2013年10月18日戛然而止。这天一大早,李文贵像往常一样早早起来为一家人准备早餐。为了照顾小女儿,李文贵一直都带着妻子和小女儿李青萍住在一起。一切准备妥当后,李文贵先是叫李青萍起床,叮嘱她一定要吃完早饭后再去上班,随后便骑着自行车去菜市场买菜。 说到自行车,李青萍的语气中充满了悔恨与歉意。原来,早在几个月前李青萍就和其他哥哥们商量,考虑父亲年事已高,怕这个骑了多年的自行车会不安全,便要给李文贵换个电动三轮车。一来是考虑父亲电动车有个车壳可以遮风挡雨,而且电动相对来说也更加省力;另一方面三轮车也比自行车更加易于掌握平衡,危险系数更低一些。 然而父亲听了李青萍的建议后,笑着摇头否决了,他觉得自己骑惯了自行车,换个三轮车自己不熟悉更容易出事,况且自行车还可以锻炼身体,电动车慢慢自己就会懒下来了。看父亲态度如此坚决,做儿女的也就没有再坚持。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竟会成为意外的伏笔。 父亲出门后李青萍就起身洗漱、吃早饭,突然手机铃声响起,大早上谁会来找自己?虽然疑惑,但李青萍还是接通了电话。接通后他就听到对面传来焦急的声音,问她是不是李青萍。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电话那头的话对她如晴天霹雳:我是小区保安,你的父亲摔倒了,就在小区门口,我们都不敢扶,你快来看看吧。顾不得仔细收拾,李青萍穿着睡衣就奔向了小区门口。 果然,她看到了躺在地上的父亲,和倒在一旁的自行车,父亲的神志清楚,口中不断地重复着“左腿疼,左腿疼……”李青萍第一时间拨打了急救电话。等待时她一边安抚父亲的情绪,一边询问事发当时的情况。 在门卫的口中,李青萍得知父亲的摔倒并不是其他人撞倒,而是为了躲避小区门口松动的井盖,父亲李文贵下车时单脚着地没有站稳,失去平衡才倒在一边。终于,救护车赶到,众人合力将父亲送上了120救护车。很快父亲就被送进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诊室,看着接受检查的父亲,李青萍稍稍松了口气。 检查结果很快就送到了医生的手里,急诊室里医生看过了片子后,表示她父亲的伤没有伤及头部,只是左股骨颈骨折。而这对于年事已高的李文贵来说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医生提出了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采取较为保守的治疗,静养配合药物,这样的缺点就是恢复周期很长并且效果不一定十分理想。 而另一种就是采取手术的方式,置换髋关节,不仅恢复周期短而且效果也比较好,今后再摔倒的风险更低。救父心切的李青萍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办理了住院手续,要求第二种方案。 做完手术之后,老人表现反常 在医生的安排下,李文贵住进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的病区,主治医生也承诺会尽快安排手术。另一边在李青萍的通知下,李文贵的孩子们也都悉数到场,看着父亲没有生命危险,他们都松了一口气。 在李青萍的提议下,众人商议考虑对年事已高的老人来说,手术毕竟是件大事,大家都抽出时间轮流陪护在李文贵旁边,另一边也要有人去照顾在家的母亲。为了让母亲放心,大家都选择隐瞒,只说父亲需要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就能回去。在众人的精心侍奉中,李文贵的手术日期也来到了。 术前,主治医生找到了李青萍,向她讲解了整个手术过程及潜在风险,在得到了确定的答复后,提出因为手术涉及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就需要患者家属选择所替换关节的来源。而当时医生给了李青萍两种选择,要么选择国产的关节,价格在一万六但效果等方面要差一些,要么选择进口的关节,价格上会贵两万三但效果会好一些。 没有丝毫犹豫,李青萍当时就选择了进口的意大利产的关节。在进行完一系列例行检查和准备后,10月24日下午,李文贵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室外李文贵的孩子们都来了,虽然医生说这个手术风险不算高,但所有人都十分紧张。 随着手术室门口的红灯亮起,门外焦急等待的家属的心都随之提到了嗓子眼。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呆住了,仿佛时间停止了一般,连空气中弥漫的消毒水味都让人觉得窒息。就这样度过了几个小时漫长的等待后,下午六点半,亮着红灯的“手术中”的灯牌熄灭了,紧接着李文贵被推出了手术室。 此时的他麻醉还没有过去,就被推回了病房。主刀医生则被家属团团围住,在得到了“手术过程很顺利”的答复后,一家人的心终于落了地,众人又开始按照之前的安排按部就班地守护在李文贵的病床前。 看父亲有哥哥照顾,李青萍便回家休息,打算第二天再来照顾父亲。在家中休息的时间对李青萍来说同样难熬,辗转反侧了好久的李青萍终于睡着。因为放心不下父亲,10月25日李青萍起了大早,没到换班的时间就早早来到病房。父亲住院的这几天,李青萍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心中满是愧疚,这天一大早就做好了饭来照顾父亲。早上六点,父亲已经苏醒,身体的知觉也在渐渐恢复。 本该高兴的李青萍却渐渐察觉出父亲的异样,原来身体一向很好的父亲,在苏醒后说话的声音竟然开始沙哑。起初李青萍还以为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便没有在意,开始喂父亲饭,可父亲却只吃了几口面汤就不再进食。 除此之外,虽然活动范围有限,但父亲还是不停地活动四肢。这一系列的反常让李青萍又担心起来,她立刻找到主治医生,可医生听后表示,一切正常,让李青萍不用过于担心。看医生如此坚持,虽有疑惑但她还是回到了病房,继续更加尽心地照顾父亲。而接下来的事情直接让李青萍觉得医生的诊断有问题。 术后突然出血,老人最终离世 2013年10月25日,也就是李文贵手术后的第二天,上午八点半医生开始例行查房。此时的李青萍突然发现,父亲身上挂着用以引流淤血的引流袋中不知什么时候起开始分层,上层颜色也开始变浅。要知道引流袋的作用是引流出李文贵手术后体内产生的淤血,从使用开始就一直是深色的淤血。 李青萍急忙查看袋子的连接管,颜色变得更浅,与正常血液的颜色无异。这再一次引起了李青萍的警觉,她立刻叫住查房的医生,说明了情况,而医生表示这是手术后导流出淤血的正常现象。 李青萍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放心,便又找到父亲的主治医师,此时的李青萍已经开始对主治医生产生怀疑,要求对血液进行化验以帮助判断父亲的情况。在李青萍的坚持下,25日上午9时11分,护士来到病房对李文贵进行了抽血采样,而在这之后这份样本就好像人间蒸发一般。 李青萍仍旧不死心,一门心思要弄清楚父亲的状况,在她的软磨硬泡下,医生松口表示自己已经看过了化验单,她父亲李文贵的术后反应比较稳定,并没有李青萍担心的情况出现,所以不需要什么治疗。 上午十一点多到了该吃午饭的时间了,父亲李文贵却说自己没什么胃口,李青萍想着父亲可能是刚做完手术没法活动才导致的食欲不振,只给他准备了些清淡的喂父亲吃下。李文贵简单吃了一点后继续闭目休息,这时他的亲戚们都听说了手术的消息纷纷前来探望。 李青萍站在门口接待着,见寒暄声吵醒了父亲,李青萍急忙把夫人让进病房。看着躺在床上的李文贵,亲戚们都问候着,可让亲戚疑惑的是,李文贵的回答时而清楚,时而糊涂。这也引起了李青萍的注意,在送走了亲戚之后,她试探着问父亲的情况可父亲却说自己好像眼睛出了问题,看什么都像隔了一层红色玻璃,在他眼里都发红。因为时间正好是中午,李青萍没有找到主治医师,只得守护在病床前。 到了晚上,李青萍发现不仅父亲的神志不清,引流袋中血流的速度似乎更快了,但已经到了换班的时间。李青萍叫着哥哥一起来到了医生办公室,把查房之后的种种表现,当着哥哥的面讲给了医生,可医生仍坚持李文贵没什么大碍。 李青萍早就料到了医生会这么说,以半威胁半妥协的口气对医生说,自己和哥哥都怀疑父亲现在流出的是鲜血,而对于这个他们也不再坚持。只希望医生能够安排夜班护士把稀释血液的药物停了,多注意观察父亲。在医生的保证下,纵使心中千万个不放心,但为了明天能够有精力照顾父亲,李青萍还是回了家。 半夜三点,熟睡中的李青萍突然接到哥哥的电话,称父亲血压骤降到零,医生正在对父亲进行急救。李青萍听闻,立刻就翻身下床往医院赶,可还是来晚了一步,她赶到时父亲已经被推进了急救室,两个小时后,李文贵被医院宣布死亡。 一家人看着父亲躺在病床上,仍不愿相信父亲就这样离世。李青萍更是难以接受父亲的死讯,跪在床边紧紧握着父亲的手,默默抽泣着。最终在家人的帮助下,李文贵的善后工作有序展开。而李青萍却不相信父亲是因为手术风险去世,她坚定地认为就是医院的过失导致了父亲的死亡,警方到达时,正是她在替父亲讨一个说法。 记者直接介入,疑点越来越多 听完李青萍的叙述,结合警察现场的调查,警方确定李青萍属于正当维权,于是安排人送她出了公安局。在门口,李青萍遇到了前来寻人的哥哥,原来在她被警察带走后,哥哥就得到了消息。此时负责联系记者的哥哥决定去公安局带妹妹回来,而记者听闻后也决定跟着哥哥一同前往。 感到深深无力的李青萍一听说有记者,立刻打起了精神,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怀疑。原来在父亲去世后,李青萍就梳理了父亲在就医时的异常记录,当她把梳理的结果拿给全家人看的时候,全家人也都赞同了她的看法。 其中比较明显的疑点有三处,在父亲的导流袋刚出现异常的时候,医院就安排了对父亲李文贵的血液化验,而结果并没有向李家人公布,只是医生看后就得出了结论。并且在父亲去世后,李家人还委托第三方进行了鉴定。 根据司法鉴定意见书上所显示的内容可以知道,在李文贵术后共导流出了3000ml且无引流逐步减少的趋势,但医院既没有采取止血,也没有停用稀释血液的药物。直到李文贵的血压降到零后,才进行了输血的补救操作。 要知道李文贵的总血量也只有约四千毫升,一般术后出血二三百毫升,就要高度重视了,实际情况下很少有超过500毫升的。如此反常的情况,院方却没有任何措施。 另外,在从医院复印出的用药目录中发现,有几种药物可以稀释血液。李家人随后也求助了其他医生,得到的意见是:“如果没有出血的情况,药单上的搭配都是可以的。但如果老人术后出血,这些药物可能会加重出血的状况。” 住院消费清单 最后,李家人从医院复印的病例来看,居然存在首页、医嘱单等处,存在多处信息不一致的情况。而无论是术中的用药,还是术后的护理,都存在许多前后矛盾的地方,这让李家人更加相信,李文贵的死与院方的疏忽脱不了干系。 除此之外,李青萍还带着记者回到家中,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李家人委托商丘市殡仪馆的火化班员工,留存的老人骨灰中的遗物。其中有一个形状怪异,一头呈螺丝状、一头有五孔、中间弯折的手术零件。出于对院方的质疑,李家人托人对零件进行了鉴定。 通过求证多位专业人士和鉴定机构,李家人得到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这个部件不是人工全髋关节,而是来自DHS内固定手术。李青萍对着记者倾诉到,为什么好好的手术竟然会出现程序上的纰漏,而且当初交钱购买的人工全髋关节价值39000,而发现的DHS内固定手术价格为7000到10000元。 家属保留的死者体内的手术部件 在记者的帮助下,李家人的坚持终于换来了结果,经过一审、二审,医院均被判为具有重大过错一方,只是双方就赔偿问题仍没有达成一致。虽然得到了法律的判决,但李文贵的离世对李家人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李文贵的老伴也因为接受不了李文贵的离世,突发疾病,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我们常说医者仁心,对医生来说治病救人乃是本职工作。作为医生对病人多一份责任,对家属多一份耐心,病人和家属也一定能感受到被真心以待,医患关系自然也就不会棘手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