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济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看到正在发生的俄乌冲突,我更加明白了72年前那场战争意味着什么

2022-02-27| 发布者: 虹济新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最近最热的事,就是爆发战争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当地时间24日凌晨,俄罗斯总统普京授权在顿巴斯展开军事行动...
热剧网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reju.run

最近最热的事,就是爆发战争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当地时间24日凌晨,俄罗斯总统普京授权在顿巴斯展开军事行动,乌克兰局势风云突变。

开战前的21日,普京就曾发布过公开演讲,之后,普京又发布了一篇万字长文的电视演讲。演讲中,他提及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和北约对世界人民犯下的罪行以及对俄罗斯的步步紧逼,并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再次重申了俄罗斯出兵乌克兰的原因。

他表示,过去30年间,我们一直展现坚持和隐忍,不断尝试同北约主要国家就欧洲的平等和不可分割安全达成共识。但我们等到的回应只有无耻的欺骗、谎言,抑或是施压与恫吓,北约置俄的抗议与关切于不顾,仍然不断继续扩张。北约的军事机器已直抵俄边境。

战争是残酷的,当普京决定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的那一刻,无论是俄罗斯的民众,还是乌克兰的民众,都没有赢家。

战争发生后,乌克兰的民众陷入混乱,虽然总统还在发表电视讲话,声明要抵抗到底,但是乌克兰的普通人,却没办法躲过战争的灾难。

居民们只能面对断水断电的现实,因为害怕受到轰炸或攻击影响,所以大量的居民都躲进了防空洞和地铁,人们席地而睡,白天就去抢必要的物资,失去了家园,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

另外,乌克兰利沃夫海关部门高官丹尼尔·缅希科夫24日在脸书发文称,由于乌克兰进入战时状态,18至60岁乌男性公民将被禁止离开乌克兰。

18到60岁,这是谁家的孩子,又是谁家的丈夫,是哪个孩子的丈夫,又有没有需要赡养的老人。

我们不去评价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的争端到底谁对谁错,站在普通的人立场上,一方面,我们对地球上无休止的战争感到厌倦和恐惧。

从最早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抗美援朝到越战,从伊拉克到利比亚,从叙利亚到阿富汗,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而每一次战争,造成的只不过是平民的伤亡和国家得千疮百孔。

就拿最近的一次阿富汗来说,美军撤离后,只留下千疮百孔的阿富汗和1100万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难民。

另一方面,作为第三方,看俄罗斯和乌克兰开战,有点魔幻现实,我们中国人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一向站在和平、正义一边。

而和平与正义,却从来都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自己挣来的,无数中国人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中看到,中国人之所以能够享受超过70年的和平,不是因为中国人生在和平的时代,而是因为生在和平的国家。

我们都知道,72年前,我们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到遥远的朝鲜半岛,打过一场“立国之战”。交战的双方是“联合国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而那场战争的结果,正是我们得以享受70年和平的原因。

用电影《长津湖》中梅生的话来说,那场仗他们不打,他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或许到了下下一代,都不得安生。而这下一代和下下一代,不就是现在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吗?

就在普京讲话的微博之下,许多网友站出来用了电影里的台词做留言: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是因为有志愿军战士们付出无数牺牲的一拳,才有如今我们完美避开的“百拳”。

虽然我们爱好和平,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还常常抱怨说生活太苦,但是要知道,和平的背后,是强大祖国的支撑,是强大科技实力的支撑,而这些强大的根源,都是72年前那群吃了五代人苦头的先辈们,为我们打来的。

有人说,真理在导弹的射程之内,这话不假。我们爱好和平,但我们从不惧怕战争,因为我们总有勇敢的人,将中国保护得很好。

而在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的消息和新闻下方,还有着更多的留言,一场正在发生的战争,还有72年前的那场战争,让人们明白了和平的来之不易。

这就是中国人面对战争的态度。我们爱好和平,但也从不怕战争,因为72年前那些先烈的遗志,已经被这一代中国人继承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当《长津湖》和《水门桥》上映,会有上亿的观众前去观看的理由。在这个时代,生活在中国就是幸福,也正因为生活在中国,我们才不怕任何事。

英雄不能忘,和平盛世是谁开创的,更不能忘!如果还有人不了解那段历史,《水门桥》还在上映,可以去看一看。

战争于我们,只留在荧幕,可于大多数国家的人民,却发生在身边,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幸福!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虹济新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虹济新闻网 X1.0

© 2015-2020 虹济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