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济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邓清明苦训23载,55岁还在为飞天做准备,女儿曾表示对他很失望

2022-03-10| 发布者: 虹济新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飞天”,是每个航天员的梦想,航天员邓清明为此苦训了23年,做了好几次备份航天员,但遗憾的是,他至今未...

“飞天”,是每个航天员的梦想,航天员邓清明为此苦训了23年,做了好几次备份航天员,但遗憾的是,他至今未能实现飞天梦想。

邓清明说:“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不备。”

今年,邓清明已经55岁了,但他仍旧在日复一日的默默备战着,一如23年前。

邓清明

1966年3月16日,邓清明出生在江西省抚州市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兄妹5人,他是老大。

邓清明从小就很有担当,父母在农忙时,他总是会主动地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在弟弟妹妹的眼中,邓清明总是像个懂事的小大人似的,他们考虑的都是如何玩得开心,但邓清明从来想的都是如何减轻父母的重担。

邓清明很小的时候,就会做很多家务活了,洗锅做饭、烧水砍柴这些事,对当时尚年少的他来说,根本就不在话下。

小时候去砍柴,邓清明总是会路过一处荒废的战斗遗址,那里零星散落着一些弹壳。

每次一边瞧着弹壳,一边回忆着曾看过的一些抗战电影,邓清明总是觉得心中热血沸腾。

那时的他还没敢奢望过,有一天要成为一名赤胆忠心、英姿勃发的军人。

18岁那年,在父母的鼓励下,邓清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名了空军招飞,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一路顺利通过了各项测试和体检,幸运地成为了一名飞行学员。

离开家乡那天,父老乡亲们都来送他,在大家欢天喜地的送别声中,邓清明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绝不能让大家失望。

前往部队那天,是邓清明从小到大第二次离家到县城,后来他还专门写信告诉弟弟妹妹们,他在县城看见了之前从未见过的红绿灯。

进入部队后,由于训练刻苦,学习能力强,邓清明很快就成了一名合格的空军战斗机飞行员。

当了十几年飞行员后,邓清明离开了空军部队,被挑选入航天员队伍。

首批14名航天员

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邓清明从几千名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

入队那年,邓清明的母亲不远万里,专程从江西赶到北京来送邓清明,她说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儿子飞上太空。

遗憾的是,直到母亲去世,邓清明都未能实现母子俩共同的心愿,但邓清明从来没想过放弃,她的妻子与女儿,也一直在他身后,默默的支持着他。

2003年,邓清明完成了全部140多个科目的训练与考核,具备了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

2005年,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后,有大量媒体记者前往费俊龙、聂海胜的孩子所在的学校,准备采访这两名航天员的孩子。

航天员邓清明的女儿邓满琪,也在这所学校里读书,当她看到弟弟妹妹们被记者们簇拥着,但并没有人理睬自己时,她偷偷地哭了。

曾经在邓满琪心目中,父亲邓清明是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可这次她觉得,父亲让她很失望。

年少的邓满琪含着泪质问父亲:“为什么叔叔们可以坐着宇宙飞船去太空遨游,而你却做不到?”

邓清明不断的安慰着女儿,让她不要哭,并一遍遍地给女儿讲述他们这个英雄航天员团队的故事,他还鼓励女儿积极备战中考,而他也将为下一次“飞天”做准备。

邓清明一家三口

2012年,邓清明入选了神舟九号乘组梯队,但遗憾的是,神舟九号最终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名单里,并没有他的名字。

不过,邓清明并未气馁,因为“神九”的备份航天员,也是“神十”的备份,邓清明知道,下一次的机会,将会很快来临。

2013年,“神十”发射前夕,邓清明和战友们一起,入住进了东风航天城问天阁,他散步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自己的女儿邓满琪,那时邓满琪也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航天人。

虽然同为航天人,但为了备战“神十”,父女俩已经有近一年没有见过面了。

邓清明和女儿

为了训练,邓清明很少回家,他们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的日子,都屈指可数。

休息时间,大家都在休息,邓清明却还在坚持训练,周六周日几乎都很少休息。

回到家,他也是拿着航天员手册一遍遍地翻着,但他的妻子女孩女儿从来没责怪过他。

女儿总是对邓清明说:“爸爸,你要努力,我们共同努力,不放弃,不抛弃。”

这次在问天阁相见,邓满琪依旧把这些话对父亲重复了一遍。

因为对航天员有医学隔离要求,这次见面,父女俩也仅仅只是隔着高高的围墙,说了简短的几句话。

父女俩分别时,邓满琪哭了,邓清明的心里酸酸的。

直到这一刻,邓满琪才知道:“航天员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也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是父亲追寻的梦。”

遗憾的是,邓清明这次,以微弱的分差,再次与飞天擦肩而过。

不过,已经成熟了邓满琪,不再像以前一样责怪父亲了,她开始理解他,并学会了安慰他。

“神十”成功发射一年后的2014年,中国航天员中心举行了隆重的停航停训仪式。

潘占春、赵传东、陈全、李庆龙、吴杰,5名首批航天员退役,这意味着,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实现飞天梦想了。

和邓清明关系比较好的陈全,在退役前夕对他说:“不管是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你要努力,继续加油!”

这一刻,已经48岁的邓清明,感受到了深深地压力。

从此,邓清明成了首批现役航天员中,唯一一个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人。

此后不久,邓清明查出来患了肾结石,做完碎石治疗后不到一周,邓清明瞒就报名参加了水下训练服验证试验。

水下训练服验证试验

这个实验对体力的要求特别高,训练一次,会让运动员的体重降低1到2公斤,有人说这相当于跑一次“全马”。

苦不怕,累也不怕,2次备份,2次与飞天擦肩,邓清明从来都没想过放弃。

由于科学系统的训练,加上本就比较好的身体素质,尽管已经年过半百,邓清明依旧身强体健、精神焕发,航天生理功能保持在优良优良登记,出色的心肺和心血管功能,更是让一般人自愧不如。

2016年,凭借着出色的表现,邓清明通过层层考核,入选了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梯队,再次成为备份航天员。

按照任务部署,神舟十一号将在太空飞行33天。训练期间,邓清明和另一航天员陈冬,就在只有几平米的狭小封闭模拟舱中待了33天。

期间他们不仅要学习航天员手册,还要完成大量的科学验证试验,在这期间,邓清明总是像个老大哥一样的照顾着陈冬。

33天后,2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模拟仓中出来后,他们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陈冬和邓清明

2016年10月16日,是神舟十一号发射倒计时一天的日子,新的飞行人选,将在这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问天阁发射大厅里被公布。

可这次,邓清明依旧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

20年,邓清明为了等这一天,他练了20年,盼了20年,也等了20年,可他再次未能如愿。

即将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也是将第3次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当时就坐在邓清明的旁边,邓清明缓缓地站了起身来,紧紧地抱住了景海鹏,发自内心地对他说了一句:“海鹏,祝贺你!”

景海鹏也顺势抱住了邓清明,并对他说道:“谢谢你,兄弟!”

看到这一幕,问天阁大厅里的不少工作人员,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邓清明稍微整理了一下心情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北京。

在机场,他远远地就看见了一个熟悉身影,捧着一大束鲜花,穿着大红色的衣服,那是他的妻子满颜虹。

她对他说:“你没有上,我也要穿红色的衣服去接你回家,我要让你感受到相同的待遇。”

邓清明当时很感动,但又有点抱歉,他仰着头,假装笑得很开心,努力不让眼泪流出来,但一进家门,他就破防了。

邓清明推开门一看,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屋子收拾得格外干净,饭桌上摆满了好菜,三杯红酒斟得满满的,妻子和女儿,像英雄一样把邓清明迎进了家门。

邓清明再也忍不住了,他冲到卫生间,把门关上,打开水龙头,结结实实地哭了一场。

哭完之后,擦干眼泪,邓清明仍然决定继续追梦。

在家里仅仅只待了一个晚上,邓清明第二天一早就返回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那里,有他放不下的梦和责任。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在神舟十一号执行任务的33天里,邓清明坚持每天都在地面值班,隔着393公里的距离,他的心始终与天上的景海鹏、陈冬连在一起。

邓清明说:“个人的荣誉、个人的得失在这一刻,真是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对全国人民来讲,完不完成任务是最主要的,谁完成任务都是完成任务,谁在飞,都是航天员在飞,因为只有航天员把任务完成了,哪怕是作为备份,你的付出是值得的。”

两兄弟在天上飞了33天,邓清明就在地上陪了他们33天。

在这期间,邓清明和女儿邓满琪在同一座大楼里值班,而这也是父女俩第一次,连续在一起待了这么久的时间。

和父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被时光染白的头发,邓满琪越来越明白父亲在追梦路上的心酸和曲折。

邓满琪所写

“清寒枯苦飞天路,明净坚贞报国心。“这是邓清明挂在书房里的一幅字。

今年,邓清明已经55岁了,航天员大队也在不断的吸纳新生力量,但他仍旧在坚持训练着,因为为国出征,飞天圆梦,是他永远不变的初心。

邓清明曾说:“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任务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决不容忍自己在号角脆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为了梦想,时刻准备着,这就是邓清明。而正是有像邓清明一样的许许多多的甘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幕后英雄,才有了中国航天今日的辉煌。

为了梦想,你可以坚持多久?

三天?五天?还是三年五年?

邓清明的答案是:一辈子。


服务器托管 https://www.idcsp.com/hosting/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虹济新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虹济新闻网 X1.0

© 2015-2020 虹济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