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济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三星还在扛,台积电已交枪

2022-03-14| 发布者: 虹济新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盐财经作者|一刀编辑|闰然台积电的“倒戈”,几乎是可预见的。一年前,美国颁布《出口管制条例》新规后,...
剧本杀是干什么的 https://www.td010.com

▍盐财经

作者|一刀

编辑|闰然

台积电的“倒戈”,几乎是可预见的。

一年前,美国颁布《出口管制条例》新规后,台积电完成了最后的“120天超级订单”后,便放弃了华为。

尽管华为是最大客户之一,合作关系已长达十多年。

美国颁布的《出口管制条例》新规

四个月前,台积电斥资120亿美元的新芯片工厂,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开工建设。这只是它“在美建厂”计划的第一步,最终或将建设6座芯片厂。

尽管整个项目困难颇多——建设成本高昂、供应链不足、运输成本难减、当地工会强势。

一天前,台积电表示将在11月8日按美国政府要求交出芯片库存量、订单、销售纪录等数据。

尽管这些数据通常都被企业视为商业机密,台积电之前也信誓旦旦承诺“不会泄露客户的机密资料”,它的同业者三星和SK海力士都还在据理力争。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台积电宣布有意在美国建造和运营先进的半导体晶圆厂

时至今日,我们还会对台积电所谓的“180度大转弯”感到惊讶吗?

显然不会。

因为面对美国的要求,它总是一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态度。

被裹挟进大国角逐、政治博弈的巨浪中,企业往往身不由己。两不得罪、明哲保身的站位,在某些时候已成为奢求。

在全球芯片短缺、芯片卡脖的复杂环境里,“芯片之王”台积电,已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白宫鸿门宴

美国的强硬要求,来自9月23日的一场白宫座谈会。

那场会议上,白宫邀请了包括苹果、微软等科技公司,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等芯片厂商,以及戴姆勒、宝马、通用、福特等汽车厂商,一起就芯片供应链问题展开讨论。

台积电CEO出席白宫峰会|芯片巨头称扩张计划将在虚拟CEO峰会上创造供应链稳定性

会议的明面,是研究如何缓解全球半导体短缺,为此请来了国内外各大芯片厂做联合讨论。

但实际上,会议却暗藏杀机,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鸿门宴。

会议上,美方要求各厂商在45天内(截至11月8日)交出芯片库存量、订单、销售纪录等数据,以“提高处理危机的透明度,并确定导致短缺根本原因”。

要知道,这些数据与产品定价直接相关,在供不应求的环境中,它决定了厂商们的议价能力。一旦被政府掌握,就有可能被调控,生产权不再自主,从而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

因为是“沟通会”,所以最终是企业自主来决定交不交。但另一方面,会议上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明确表示,如果企业未能分享更多有关供应短缺、芯片囤积的细节,美国可能会实施《国家安全法案》。

4月12日,美股道琼斯和标准普尔小幅下跌,从历史高位回落。白宫召开半导体虚拟会议时,芯片股表现不佳,英伟达在CPU市场掀起波澜,英特尔暴跌,台积电ADR下跌,导致半数指数收跌逾1%

被实施“安全法”的后果,大家是知晓的。

去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宣布将华为列入“威胁国家安全名单”后,西方不少国家紧随其后,接连将华为排除在本国的网络建设之外。

之后的“出口管制实体名单”,要求任何企业都不得将含有美国技术的半导体产品卖给华为,这几乎要了华为高端手机的命。

可以说,美国的这一要求,虽显流氓无理却又威慑力强大,让企业很难拒绝。

之所以如此强硬,关键原因是全球芯片短缺的问题屡屡得不到解决,这影响了以美国大型汽车厂商为中心的制造业生产。

有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半导体公司芯片供应的紧缺情况,缺口达到10%-30%;而其中,全球车用相关芯片市场面临40%以上的缺口。

大众在美国的生产车间

供不应求的局面下,半导体公司已将产品价格上涨不少,订单交付一再推迟,生产线闲置甚至停产的情况在全球各家主要车企间蔓延开来。

为什么芯片厂商不愿意造汽车芯片?

对芯片厂商来说,芯片制程越先进,技术含量越高,利润也越高。所以,芯片厂商会将更多的生产资源投入到先进制程,因此相对落后制程的产线将被不断压缩。

因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断裂,全球生产力不足的大背景下,芯片厂商更乐意生产高端芯片,这自然使得中低端芯片供货不足。

在这件事上,美国显得很焦虑。由于美国自身的半导体产能仅为全球的一成左右,大部分集中于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地区。这使得美国干着急没用,必须将压力施于海外公司,才有可能解决这一全球规模的“缺芯”。

1月,美国紧急要求台湾实施增产;2月,拜登签署总统令,要求对半导体供应链问题进行清点;4月~5月,连续与台积电磋商对策;直至9月,美国商务部直接要求台积电提供相关信息。

随着时间流逝,但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处理。美国的要求层层递进,不断强硬,最终祭出了这样的“大杀器”。

180度大转弯

如果美国掌握了各家公司的生产销售情况,就能改善“缺芯”状况了么?

这一点着实难以评价,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半导体的供应链和流通网复杂,即便各大企业按美方的要求提供信息,能否推动问题的解决非常微妙。

举个例子,台积电下半年的计划中,50%以上的产能用于智能手机等高端芯片制造,用于电动汽车中低端芯片的产能不足10%。

美国能够遏令台积电多生产电动汽车芯片吗?

一方面很难,因为市场情况变化极快,企业需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另一方面,如果与利润相悖,即便有行政指令,企业也可以通过商业计划进行调整,倾向于阳奉阴违地执行指令。

作为全球半导体技术领导者,台积电提供最先进、最全面的专用代工工艺技术组合

更何况,台积电和三星等厂商还是很不情愿的态度。

作为台积电负责法务的最高负责人、法务长方淑华起初表示,对于美国商务部的要求内容,目前正在评估。她说“绝对不会泄露客户信息”,表明完全没有全面接受美方要求的想法。

韩国反应则更加激烈。除了表示“严正关切”,韩国政府还称准备帮助捍卫三星、SK海力士的利益,厂商担心如果交出敏感数据,会让英特尔等美国本土芯片厂商从中渔利。

相较于亚洲企业的反应,美国本土企业显得“乖巧”得多。美国商务部日前表示,已收到英特尔和英飞凌等公司的表态,说他们将配合提供有关芯片数据的自愿要求。

英特尔的硅芯片制造间

不过,台积电的态度,很快来了个大转弯。

有人说,这与台当局的态度有一定关系。比如“经济部长”王美花称由于是“自愿性”的,将交由企业自行考量,民进党当局会看情况再决定是否介入协调。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研究所所长朱松岭评价道,台当局的姿态,是台积电向美国妥协,并明确表示要交出数据的重要原因。

对中国有何影响?

截至上周收盘,台积电(TSM)报价每股114.23美元,总市值5924亿美元。

在亚洲公司里,台积电的市值仅次于腾讯(4.89万亿港元)。而在最近互联网公司颇不太平的日子里,台积电几次超越腾讯,成为“亚洲股王”。

台积电、腾讯、阿里巴巴近期市值比较

之所以台积电如此获得市场首肯,不但在于其恐怖的市占率,还在于其一枝独秀的先进进程。

台积电的市占率常年高达50%以上,7nm以下芯片代工中,全球范围内除了台积电,只有三星等极少公司可以供给少量订单。简单来说,摩尔定律极限前,台积电掌握着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

创始人张忠谋曾说过,世界不再安宁,台积电已是地缘战略家的必争之地。在大国角逐的修罗场上,位于绝对中心的台积电,其站位让两方都放不下心。

台积电能有今日,与美国当年的扶持不无关系。

此前一直领先全球的日本半导体业务,在日美贸易战中签订的《半导体协定》被逐步肢解,美国把业务与技术逐渐转移到其他听话的小弟上——台湾地区和韩国。台积电主攻CPU,三星主攻储存,最终形成了今日的格局。

台积电和三星的4nm节点将在2022年为高端处理器供电

有人疑惑,芯片这么赚钱,为何美国当年不独占?

殊不知,芯片代工厂这类产业,在制造业中属于标准的重资产,长周期门类。芯片投入巨大,从制造到售卖周期漫长,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比起附加值高的电子消费品业,这实在不属于香饽饽。

美国人擅长搞剪刀差,通过“雁行体制”把性价比低的活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做性价比高的活。

再看今日的台积电和三星,只能感叹,勤奋努力的亚洲人,把脏累活做出了一片天。

斡旋于中美之间,台积电有自己的苦衷。但它交出的数据,并不只是企业自身利益,对中国来说,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台积电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公司来自北美的客户收入占65%,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占总数的11%。

台积电是芯片代工厂,接了不少中国芯片公司的设计订单。它所提供的数据中,不可避免包含中国大陆的订单数据和生产数据,还有在大陆的台积电工厂的产能数据。

从这些数据中,美国是否可以读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进程?是否可以读出中国头部公司的技术水平?是否可以掌握中国芯片公司新的“卡脖子”点?

从风险上来说,与大陆业务往来频繁的台积电,很可能在递交数据上,对中国大陆的芯片安全乃至产业安全、经济安全上造成实质伤害。

而台积电之前声称的所谓“绝对不会泄露客户信息”,在强硬的美国面前,恐怕不过是一句场面话。

参考资料

日经中文网,《台积电要对美国说“不”?》

钛禾产业观察,《台积电的忠与谋》

品玩,《台积电正在坠入“美国陷阱”》

台积电(TMS)2021年Q3财报

作者|一刀

编辑|闰然

排版|瑾瑜

—END—

『盐财经』原创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yyynfc3259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虹济新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虹济新闻网 X1.0

© 2015-2020 虹济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